嫦三落月夢,推動中國夢
2013-12-02 11:03:35 來源:蘭瑞環球
承載中華民族"落月夢"的嫦娥三號于12月2日凌晨1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三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肩負中國首次軟著陸月球和月面巡視勘察的重擔。實施探月工程,是中國著眼戰略全局和未來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中國和平探索、開發、利用空間的又一重大航天活動。中國夢的實現必須借助科技的力量,必須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航天科技就屬于前瞻性、戰略性領域。肩負"落月"使命的嫦娥三號,將用探月夢、航天夢推動中國夢的實現。
嫦娥三號對中國航天事業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月球探測雖然起步晚,但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高起點的戰略目標。中國的探月工程將分為"環、落、回"三個階段實施。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圓滿完成了"繞月"使命。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是嫦娥三號"先導星",為嫦娥三號的發射積累必要的基礎和經驗。嫦娥三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在月面軟著陸并開展月面就位探測與自動巡視勘察。在這一過程中,它將創造并實現登月史上多個"首次",包括在國際上第一個在首次月面著陸又同步實現巡視探測的任務,首次在國際上對月面開展多種科學探測等。
月球具有重大軍事戰略地位,是太空站的新制高點。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提出:"誰控制了月球,誰就控制了環地球太空……"月球蘊藏豐富而特殊的能源資源和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可開發利用的巨大后備資源儲備,月球已成為航天大國爭奪戰略資源的焦點。月球的開發利用前景和軍事戰略地位,推動了眾多國家提出探月的規劃與計劃。面對嚴峻形勢,中國不能袖手旁觀,不能置之不理,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須要有月球探測的能力。
習近平主席強調:"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在現在和未來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航天科技正是空間實力的一個標尺,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嫦娥三號將取得的各項重大成就,對中國國際地位將產生重要的政治影響。嫦娥三號的巨大實際應用潛力,也將極大地提高國家威望和振奮中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