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臨近的臺海暗潮涌動
2008-03-21 10:08:15
22日,臺灣地區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及“入聯公投”。 18日清晨,駐扎在日本橫須賀的美軍航空母艦“小鷹號”離開軍港,目前在東海太平洋海域待命。在大陸西藏地區發展大規模“打、砸、搶”事件的敏感時刻,臺灣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臺灣選舉結果年輕選民投票傾向是關鍵
再過幾天,臺灣大選就將舉行,未來四年的臺灣總統究竟姓馬還是姓謝,3月22日晚將塵埃落定。兩種可能的結果,一個是換人不換黨,另一個是換黨換人。前者意味著民進黨繼續執政,后者則標志著國民黨在野八年之后重新執政。無論結果如何,這將是臺灣民眾對藍綠兩黨的信任投票,將決定臺灣政局發展的基本走向,甚至也將直接影響到兩岸博弈的新框架和游戲規則的制定,牽動著亞太安全格局,其深遠影響不可輕視。
從雙方舉行的全島造勢活動看,兩大陣營的政治動員力經已獲得全方位的展現,各自的基本盤均獲得確認和鞏固。決定勝負的因素集中在對中間選民以及淺藍、淺綠選民的動員之上。而青年選民,尤其是30歲以下第一次投票的年輕選民的投票傾向尤為關鍵。盡管選舉最后的政治訴求已經被簡化為“一中市場”、“綠卡風波”的對抗,但其深層的政治分野依然是過往二十多年屢見不鮮的族群意識、統獨意識。
相形之下,“入聯公投”或“返聯公投”,似乎已經被四個藍委“踢館”、一個莊國榮爆粗等“口水戰”所掩蓋,惡質的政治選舉在選戰中得到前所未見的張揚。被視為近年來最冷的一場選戰,依然無法避免潑墨與扒糞、誣蔑與造謠。而最吊詭的是,此次選舉極可能重蹈2004年的舊轍,即賭盤現象,這也許將成為直接影響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這在西方國家的政治選舉過程是無法想象的,但在臺灣特定的選舉氛圍之下卻是必然的現象。
政治選舉的過程,沒有一個參選人聲言自己穩贏,也沒有人被認定穩輸。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重大的歷史事件的質變或者拐點,往往不由主觀意志所決定,經常是某些偶然因素使事態的發展軌跡發生變化。這次選舉是否也無法逃脫這個規律呢?
“擴大小三通規劃方案”獲批釋放利好信號
而于此同時,19日,臺當局“行政院”通過“擴大小三通規劃方案”,將春節“小三通”返鄉項目常態化。據此,未來只要經大陸臺商協會出具證明在大陸地區投資事業的負責人與聘雇員工及其配偶、直系親屬,都可以經由“小三通”往來兩岸;開放初期以現行配額每日680人為目標,預計4月1日開始實施。
臺“中央社”報道,臺“行政院”同時也通過試辦“小三通”相對旅游方案,此一措施在于相對開放臺灣地區人民赴金門、馬祖停留后轉赴大陸觀光旅游,藉此擴大吸引大陸旅客到金門、馬祖旅游;開放初期,大陸人民到金門、馬祖旅游人數將以現行配額每日總計680人,其中金門每日600人,馬祖每日80人為目標。此外,臺官員進一步表示,在此一基礎上相對開放同等數額的臺灣地區人民在金門、馬祖停留后轉赴大陸觀光旅游,若實施成效良好,再逐步擴大配額。
可以說,在舉行大選前通過“擴大小三通規劃方案”,拓展了促進兩岸進一步交流的渠道,無疑是一個向大陸示好的信號,也為大選之后的兩岸和平鋪路!實際上,對于臺灣當局的領導人,很多時候不在于他說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美國應對臺灣大選謹慎樂觀充分準備
臺灣大選臨近,一時間,東部海域在表面的平靜下,已是風起云涌。尤其是美國的舉動更加引人關注。18日清晨,駐扎在日本橫須賀的美軍航空母艦“小鷹”號離開軍港,目前在東海太平洋海域待命。由于美方高度關注臺灣總統大選前后的臺海動態,因此,“小鷹”號繞行太平洋海域是為了大選前后的兩岸情勢預做準備。
對于臺灣問題,早前,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上將公開表示對臺海局勢謹慎樂觀,基廷不認為臺灣選后會有意外,但美軍也做好了因應各種情況的“充分準備”。目前在美軍的部署中,至少已經有兩艘航空母艦,以及五艘核潛艇待命。盡管美軍一直避免說太平洋軍力部署調整與臺海局勢有關,但其實際行動卻表明,這些新的部署很不尋常。
實際上,基廷說的“充分準備”所言不虛,“小鷹”號18日上午離開日本即是明證,以航母的航速來看,“小鷹”號要在臺灣大選期間抵達臺海問題不大,不過“小鷹”號此行的目的地并未透露,有關動向還有待觀察。
除“小鷹”號航母戰斗群外,“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目前也在亞太地區。早前在韓國舉行完“聯合戰時增援”演習后,“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就一直停靠的附近。至于是否會繼續在亞太地區游弋已成各方關注的焦點。
除此之外,堪稱“海上彈藥庫”、搭載了絕密“海豹”突擊隊的美軍“俄亥俄”號核潛艇也在朝鮮半島現身,除了參加韓美聯合演習外,其演習結束后的神秘去向同樣引人關注。另外,據臺軍參謀總長霍守業透露,美國海軍的3艘“海狼”級核潛艇從美國東岸移防到西岸太平洋海域,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日前也離開珍珠港海軍基地,部署西太平洋,顯然也是進行某種準備。
臺灣的位置決定了日本不得不密切關注
而就在這敏感時刻,日本防衛省防衛政策局長高見澤也公開表示,臺海若出現狀況對日本來說是嚴重的問題,在判斷是否屬于周邊事態的問題之前,自衛隊當然要提高警戒監視來因應。其同時表示,中國有關人士曾問他“臺海有事”時是否屬于“周邊事態”,他回答表示日本當然視為周邊事態。但日本前自民黨副總裁山崎拓和前黨干事長加藤?一針對高見澤的發言表示,周邊事態并無具體地理概念,是針對事態來判斷,但高見澤的發言可能引起誤解。但不管如何解釋,臺灣所處的位置決定了日本不得不重視臺灣問題。
探討和平前景當立足與華人社會政治發展的高度
對于臺灣的大選,不管結果如何,要把握住歷史的潮流,我們的目光還需從臺灣當下政局變化抽離出來,站在華人社會政治發展的高度,站在兩岸三地的大格局下,來探究臺灣政治變局將帶來何種新啟示,以及兩岸如何才能更為妥善的面對和從容應付這種新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