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改革兩年內將有突破
2013-11-15 11:06:55 來源:蘭瑞環球
對于人們預期中的一大改革重點--財稅體制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不僅以大段篇幅加以闡述,而且首次將財政定位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業界預期,繼上世紀90年代"分稅制"后,新一輪旨在"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財稅體制改革將在未來一兩年取得實質性突破。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此次全會公布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著墨較多。明確事權、財權匹配、發揮中央和地方積極性、穩定稅負、透明預算等財稅體制改革的關鍵原則和要點全部被清晰提出來了。這意味著:預算制度會進行改革和完善,主要是加強透明度;隨后在各方廣泛關注的地方債、地方融資平臺等方面會有新的改革措施出臺;"營改增"會全面推進,房產稅也可能繼續擴大。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財政被放到了以前沒有的高度,外界認為財政的重點從"財"轉向了"政"。"以往對財政多定位于國家提供財力保障,是宏觀調控中的經濟手段,而三中全會將其上升到國家治理的高度",財政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這意味著財政改革將更多從國家治理的層面來考慮。
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財稅改革可能在一兩年取得實質性進展。首先通過省直管縣、鄉財縣管和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在大面上將中國原來的五個政府層級扁平化為中央、省、市縣三個層級。其次,盡量啟動由粗到細設計中央、省、市縣三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明細單,列明各自專享事權以及共擔事權的共擔方案,并在其后動態優化和加強績效考評約束。賈康認為,地方政府應退出一般競爭項目投資領域;經濟案件司法審判權應集中于中央層級等。第三,在稅制改革方面,賈康認為,大力推進資源稅改革和積極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調整部分稅目的消費稅征收環節,將部分消費稅稅目收入劃歸地方;將車輛購置稅劃歸為地方收入;于積極推進"營改增"中,將增值稅中央增收部分作為中央增加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的來源。此外,賈康認為,轉移支付改革、預算管理改革亦將推進。另外,推進財稅法制建設,強化優化頂層規劃和繼續鼓勵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