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計劃突顯新領導人的改革魄力】
2004-06-11 14:18:48
每年秋季中央都會召開全體會議,討論改革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今年則是16屆四中全會。不同的是,會議現在就已成為政界討論的熱點之一,原因是中央將在會上重提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按官方人士的說法,全會將討論加強新時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問題,并做出重要決定;全會將是新一屆中央集中研究執政黨自身建設、如何治黨的重要會議,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應包括探索和認識執政規律、改革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等4方面內容。一向以來,中央對經濟體制改革比較積極,政治體制改革則相對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四中全會重提政改議題,當然受到各方所矚目。
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第四代領導核心勇闖政治體制改革的禁區,一方面反映領導核心已相對穩定,毋須瞻前顧后;同時,胡錦濤作為黨的第一把手,有足夠的信心、魄力部署未來10年的施政,向困難挑戰。
政治現實也表明,政治體制改革是新政府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當前雖未進入攻堅階段,卻處于尋求突破的關鍵時期,政府必須適時啟動政改機制,否則可能與不斷向縱深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不適應,導致問題叢生,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局。
新政府準備有序開啟政治改革的大門,其實早有先兆。1月27日,胡錦濤訪問法國,在法國國民議會發表演講時承諾,中國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我們不僅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也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胡錦濤以國家元首身份公開在法國國會發表這樣的宣言,肯定已是心中有數。這次演說是他在公開場合談及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最多的一次。按官場文化,外事已無小事,何況是在西方大國國會上的發言,這一提法一定經過深思熟慮,甚至得到了政治局的授權。
過去一年,政治改革已有一些進展,如領導人提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去年三中全會,領導人首次代表政治局向三中全會作述職報告;今年初頒行的《黨內監督條例》和《黨紀處分條例》,把黨內述職、述廉等新措施制度化。現在,中央仍未公布四中全會的舉行日期,應在數月之后。會議討論的問題現在就受到極大關注,可見政治體制改革的敏感和重要了。Back
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第四代領導核心勇闖政治體制改革的禁區,一方面反映領導核心已相對穩定,毋須瞻前顧后;同時,胡錦濤作為黨的第一把手,有足夠的信心、魄力部署未來10年的施政,向困難挑戰。
政治現實也表明,政治體制改革是新政府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當前雖未進入攻堅階段,卻處于尋求突破的關鍵時期,政府必須適時啟動政改機制,否則可能與不斷向縱深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不適應,導致問題叢生,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局。
新政府準備有序開啟政治改革的大門,其實早有先兆。1月27日,胡錦濤訪問法國,在法國國民議會發表演講時承諾,中國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我們不僅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也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胡錦濤以國家元首身份公開在法國國會發表這樣的宣言,肯定已是心中有數。這次演說是他在公開場合談及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最多的一次。按官場文化,外事已無小事,何況是在西方大國國會上的發言,這一提法一定經過深思熟慮,甚至得到了政治局的授權。
過去一年,政治改革已有一些進展,如領導人提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去年三中全會,領導人首次代表政治局向三中全會作述職報告;今年初頒行的《黨內監督條例》和《黨紀處分條例》,把黨內述職、述廉等新措施制度化。現在,中央仍未公布四中全會的舉行日期,應在數月之后。會議討論的問題現在就受到極大關注,可見政治體制改革的敏感和重要了。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