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嚴控內外風險防機構洗錢
2014-11-14 10:02:42 來源:蘭瑞環球
在投資型理財、網銷保險產品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保險成為洗錢工具的風險越來越大。對此,保監會11月13日下發《保險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指出,高現金價值、高金額保費、高變現能力等的一些保單容易受到洗錢分子的關注,保險機構應加強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
所謂保險洗錢是指以商業保險這一金融服務為載體,利用保險市場及保險中介市場的途徑渠道,將非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投保、理賠、變更、退保等方式來掩飾、隱瞞其來源或性質,以逃避法律法規制裁的行為。保險機構洗錢風險是指保險機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被用于洗錢進而導致保險機構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
《征求意見稿》指出,按照風險來源保險機構洗錢風險可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內部風險是指保險機構產品或服務固有的風險,以及業務、財務、人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漏洞所形成的操作風險。據了解,產品本身應作為主要考察要素。其中,保險產品特別是投資性理財產品,與投資的關聯程度越高,越容易受到洗錢分子的關注,其相應的洗錢風險越高。此外,險企還應關注保費金額越高、高現金價值產品、高保單質押變現能力、退保損失較小、在保險期間內可任意超額追加保費等的一些保險產品。由于保險銷售壓力大,為了促成保單的數量,銷售環節不會在意資金來向,對此,外部風險也不容忽視。客戶身份核實、最高保額限制、退保至第三方賬戶等的風險也是險企應該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