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習近平武漢行釋放三大信息

2013-07-24 11:05:41    來源:蘭瑞環球

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三日在武漢等地調研考察,就農業、工業、城鎮化等重要問題發表看法。新華社消息指,習近平此行主題是調研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當前經濟運行情況,但從長達三天的精心安排和專題式講話可以看出,習是借武漢這個平臺為今秋的中共三中全會釋放重要信息,而三中全會將為今后十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定下主基調。

從某種角度看,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大都會,恰似轉型期中國的典型縮影:身處傳統農業大省,具備相當工業基礎,高新技術發展可圈可點,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但城鄉兩極分化十分嚴重,社會矛盾突出。如何沖出重圍,亟待做出答案。

習近平武漢之行透出的三大信息。一是強調深化改革開放的極端重要性,這也是他此次調研的主題。他強調,解決中國發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內在規律。

十八大后,習近平將首度外地視察地選擇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并發表要繼續改革開放的談話。李克強總理也不止一次強調,"中國要實現真正的發展只能依靠改革開放","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所有這些都顯示,中共新一屆集體將高舉改革大旗,在改革深水區努力"打破利益固化",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習此行釋放的第二個信息十分具體,強調將積極支持實體經濟,自力更生推進工業化。習將工業稱為"立國之本",強調"中國要強大,要靠實體經濟,不能泡沫化",形成核心競爭力。同時,這一切必須立足于創新和提升科技含量。

第三,習近平強調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稱"即使將來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還有四五億人在農村"。他更強調土地流轉問題,指建設美麗鄉村不要"涂脂抹粉",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愿、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

在中共歷史上,三中全會幾乎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上明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現代產權制度。2013年金秋時節,人們翹首以待。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