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
2016-09-05 10:11:54
綜合中新社、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習近平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增大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斷加深,中國經濟走向受到外界關注。很多人都關心,中國經濟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中國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中國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發展舉措已初見成效
“行勝于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習近平指出,今年年初,中國出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強調要牢固樹立和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習近平指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新起點,就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新起點,就是中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起點,就是中國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
習近平表示,中國落實改革發展舉措的決心是堅定的。這些舉措已經初見成效。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73.4%,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4.1%,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
習近平強調,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發展依靠人民 成果人民共享
此外,習近平在演講時,從四方面闡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
習近平表示,這是探索前行的進程。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中國的發展注定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探索前進,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指出,這是真抓實干的進程。中國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靠拚勁、闖勁、干勁,靠著釘釘子精神,把中國建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8,000美元。
習近平表示,這是共同富裕的進程。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7億多人口脫貧,13億多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其它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
習近平指出,這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進程。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敞開大門搞建設,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積極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互動持續加深,中國的朋友遍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