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傳遞多項改革新指向
2012-11-13 11:13:37 來源:蘭瑞環球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十八大代表們紛紛表示,這份報告在行政體制、戶籍制度、農村土地制度、生態文明、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傳遞出諸多改革新指向。
針對“行政機構臃腫,官員多成本高卻效率低下”的痼疾,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減少領導職數。十八大代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認為,此舉不僅能降低行政成本,更能提升行政效率,是政府更好地向服務型轉型的一個現實要求。
讓漂在城市的農民工轉移成市民,是城鎮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社會公平正義。去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已接近2.3億。解決外來工融入當地的問題,“關鍵是實現教育、就業、醫療等權益均等化,這些都與戶籍制度緊密相連。”十八大代表、農民工洪剛稱:“報告提出的要求,讓廣大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看到了希望。”
農村的許多矛盾由土地問題引起。十八大報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收入和財富的重要來源,報告的這項舉措,將使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得到更好保護。”十八大代表、浙江安吉縣農民宋昌美如是說。
十八大報告中,“公平”一詞頻現--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稱,“報告提出的這些民生政策安排,會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瓶頸制約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十八大報告特別提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十八大代表、中石油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冉新權認為,只有改變可以低廉甚至無償使用生態產品、讓污染者承擔污染后果的做法,才能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十八大報告提出,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十八大代表、上海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說,“關鍵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只有做到民主、公開、競爭,才能實現擇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