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對待致使高房價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2011-05-24 13:33:56 來源:亞太博宇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雖然國家對房地產業的調控逐漸升溫,處于政策調控風口浪尖的沿海一線城市已經感覺到新政的森森寒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杭州等地樓市成交量急劇萎縮,新建商品房價漲幅亦普遍放緩。但限購政策讓部分投機需求向下移動,這種新變局正推動著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逆勢上揚。目前,二三線城市已經占據了房價漲幅前十的絕大部分席位。研究認為,從開發商角度而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所在的開發商降價壓力相對較大,但南昌、武漢、長沙等二三線城市處于供銷兩旺、快速發展階段,開發商一推出新盤就會有購房者排隊購買,這些城市的開發商短期內難言降價。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二線城市的發展速度遠遠快于一線城市,中西部城市發展速度也非常驚人,并吸引全國品牌開發商紛紛布局,萬科、恒大、保利等企業的增長貢獻已經越來越依托二三線城市。隨著近兩年建設的高鐵在2011至2012年逐步投入運營,原來城市行政區域的劃分將被真正打破,中國的城市開始成片發展。以廣東為例,未來房地產市場增長重點必然是深圳和廣州周邊,比如東莞、惠州以及廣州周邊的佛山,這些城市發展的迅猛態勢一定能超越深圳這樣空間有限的城市。國土是連片的,房地產政策最忌諱的是,分區域區別對待。而這次房價調控的一個最大敗筆,就是把一線城市和二三四線城市區別對待。到目前為止,一線城市的房價紋絲未動,媒體上說的只是結構性下降,比方說,高端豪宅少有成交,普通住宅成交量占比由原來的大約60%提高90%,造成房價在數據上下降,本質上并沒有下降。不僅如此,因為這樣區別對待的政策,造成三四線城市房價暴漲,很多城市房價在今年前4個月翻了一倍,實際上,三四線城市政府鼓勵開發商漲價,漲得越多越好,根本不會理睬政府什么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