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新舉措成效還受制于大商業環境
2011-05-13 12:48:14 來源:亞太博宇
國務院或將于近期出臺《物流業振興實施辦法》,對物流企業從信貸、土地等方面給予一些優惠。目前按照活動不同物流公司被征收3%~5%稅率,增值稅卻是17%和13%,而物流屬于服務業,增值部分較低。而且由于物流業沒有辦法減去成本,以增值稅征稅,其稅基基本上還是營業收入。加上物流周轉環節很少,外包的比例非常低,只有不到50%。因此增加的稅負往往只有一家或者兩家公司分擔,實際上相當于增加物流業的稅負。那么一邊是要振興,給予信貸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放下一部分利益,但另一方卻有改變征稅方式,變換利益獲取的方法,振興如何體現,規劃出臺的意義何在。特別是除了稅負外,在當前的高通脹下,進城難、倉儲貴和聯運難等都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從深圳運一車彩電到北京五環的成本,和從北京五環到北京王府井商場的成本相差無幾。而以拿進場費為主的各個商家也成為侵占廠家利潤和抬高消費者買單門檻的吸金黑洞,各種進場費甚至占到了產品售價的40%。在整個商業環境不健康的背景下,這點藥怕是杯水車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下策,更何況物流企業還不一定能從振興辦法里面得到實惠。從菜價的民生問題和快遞的行業問題開始,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菜價已經連續下降了,降低流通成本也成為了共識,蔬菜流通試點也建了起來,物流業振興也是這個背景下的自然而然的結果。但我們必須跳出單個的行業面,從整個商業環境來考慮,不管是物流業也好其他產業也罷,都只有在通脹真正降下來的情況下才可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