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政經變化看國內產業發展路線圖
2011-03-21 13:43:21 來源:亞太博宇
金融危機爆發后,由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金融危機后世界產業格局將呈現兩大特征,一是國際產業技術升級和區域轉移向縱深進行;二是新興產業的重要性將日益凸顯。金融危機仍在肆虐之時,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依次出爐,這是走出危機之策,更是制造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之舉。而這些產業振興規劃將與"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提升制造業"的精神相吻合,需要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指引下進一步實施下去。根據規劃,我們對于傳統制造業,一個重要的政策取向即是要順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采取差別性的區域經濟引導政策,實施傳統產業有序轉移,我國中西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重要性日益提高。從"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精神中可以看出,我國需要加快新興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避免陷入不利的國際分工體系。根據國家前期的規劃,到2015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占中國GDP的比重將提高到8%,到2020年將升至15%。可以預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未來五年里逐步成為國民經濟先導力量。在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仍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對此形勢,未來五年我國需要從三方面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以發展生產服務業為重點,帶動我們整個服務業加快發展;二是要規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務業,要大力發展社區衛生、家政服務、養老托幼等社區服務業;三是重視改善面向農村的服務業。此外,"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我國產業發展的規劃還突出了一個重要的方面,即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要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