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六大熱點預示動力煤將在藍色區間寬幅波動

2021-03-02 16:10:17    來源: 中國太原煤炭中心交易有限公司

一季度產量增速和進口增速可能超預期

在“就地過年”和增產保供的政策導向下,2021年2月煤炭供給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動力煤期現貨價格雙雙下行。截至2月26日,秦皇島港Q5500大卡大同優混平倉價格跌至568元/噸、CCTD環渤海Q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價格在571元/噸附近;動力煤主力2105合約于春節后連續三次下探600元/噸,其中2月23日最低運行至588.2元/噸;基差也回落至-31.3元/噸。這是增產保供穩價的成果,更是一代煤炭人的擔當和奉獻。3月,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動力煤價格又將如何演繹?增產保供穩價倡議會在何時終止?

政策層面積極引導節日增產保供

其一,國家倡導、行業積極踐行“就地過年”和增產保供保民生。1月,國內生產原煤3.58億噸,同比增長31.7%,這是2010年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2月11—17日,內蒙古累計生產煤炭1400萬噸,日均產量為200萬噸,累計銷售煤炭1340萬噸,且在產煤礦數量、日均產量較去年春節期間分別增加140處和70萬噸,有力保障了節日期間的煤炭供應。

在此過程中,大型煤企全力以赴。1月,中國神華商品煤產量為2800萬噸,同比增長16.2%,銷量為3400萬噸,同比增長25.5%;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為1027萬噸,同比增長15.3%,銷量為2939萬噸,同比增長55.6%。中煤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就地過年”和“能源保供”號召,2月11日—2月17日,其商品煤產量為329.1萬噸,同比增長80.33%,春節假期間的煤炭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其二,煤炭進口全面(除澳洲)放開。在全面(除澳洲)放開進口、海關加快港口煤炭通關的背景下,1月,我國從印尼進口煤炭1886.53萬噸,同比增長39.34%,環比增長12.53%,創2017年以來的新高。預計1—2月國內進口煤數量大幅增長。

增產保供背景下,國內主要港口庫存快速累積。截至2月26日,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港煤炭庫存合計為1062.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88.8萬噸,也較春節之前大幅攀升。

總之,從國家倡導、大型煤企積極踐行到煤炭進口政策全面(除澳洲)放開,煤炭增產保供舉措成效顯著,有效改善了市場供應偏緊格局,更有效保障了經濟發展對能源的大幅增長需求。

政策推動價格市場化機制的形成

首先,“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明確了煤炭行業創新發展的方向。自去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來,煤炭行業認真、科學落實戰略部署,從國內國際煤炭供求的現實出發,推動我國煤炭行業創新發展,并兼顧供需兩側實現新的平衡。此外,煤炭行業更要充分利用“期貨和現貨”與“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提升行業可持續、高效清潔發展的能力,以更有效地服務國民經濟的發展。

其次,深化“十三五”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積極推動煤炭價格市場化機制的形成。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穩步推進原煤產量有序釋放、煤炭價格合理運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價格市場化穩步推進,促使煤炭行業穩健可持續發展。“十四五”期間最主要的是推動煤炭價格市場化機制的形成。目前,已經形成了“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長協定價機制,同時在推進以秦皇島港現貨價格和動力煤期貨價格為核心的市場化價格機制的形成。市場化價格與長協價格并行,長協價格成為市場穩健發展的基石,并助推期現貨市場價格的有效發揮,同時市場化價格將逐步成為煤企價格風險管理的核心。

再次,“十四五”期間煤炭行業需求側改革的開局,將助推煤炭行業高質量創新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12月11日召開會議,要求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需求側改革意味著政策將在打通“內循環”的堵點上下更大力氣。對于煤炭行業來說,最終要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實現煤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最后,“十四五”煤炭行業發展路線將繼續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調整產能結構、建設儲備能力、完善交易體系、實現轉型升級,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規劃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煤礦和煤炭儲備項目。

總之,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化“十三五”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之煤炭價格市場化機制的形成、“十四五”期間穩步推進煤炭行業需求側改革開好局起好步的導向下,動力煤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將正式形成,以長協價格為基礎、以期現貨市場價格為補充的價格運行模式將在實際運行中不斷完善。

重回藍色價格區間后的幾點思考

3月即將召開全國兩會,煤礦安全生產檢查強度將增加。日前,山西省安委辦發布通知,決定至6月底,組織開展重組整合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煤礦安全檢查形勢趨嚴,保供力度將減弱,加之陜蒙地區煤管票政策有可能重啟,煤炭供給能力存在被重新限制的可能。

年度長協價格在連續兩個月上調后將下調。Q5500大卡動力煤年度長協價格1月和2月分別上調23元/噸、33元/噸,目前為614元/噸。不過,3月的年度長協價格可能下調至590—600元/噸。2月23日有消息稱,某大型煤企3月初外購煤長協價格較上期下調約63元/噸。

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將在藍色區間寬幅振蕩。2月,動力煤市場價格快速回落。一是期現價格快速回調,Q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價格已經由1月18日的1010元/噸下跌至2月26日的568元/噸,且有繼續下跌態勢;二是期貨價格快速回調,主力2105合約從738元/噸下跌,其間一度低至588.2元/噸;三是期現基差快速回歸,由1月20日的369.5元/噸回歸至2月26日的-31.3元/噸。在以長協價格為基礎的85%—90%的長協煤銷售的基礎上,以期現貨價格為補充的動力煤市場化價格將頻繁寬幅波動,特別是在游資和貿易商的市場操作下,波動的空間和頻率也將加大,這也為煤炭生產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了機遇,并將逐步形成以長協銷售為主、以期貨市場進行價格風險管理的銷售定價新模式。

總之,煤炭期現貨在增產保供穩價倡議下輕扣藍色價格區間的“大門”,在一季度產量增速可能超預期、進口增速也可能超預期的背景下,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將在550—600元/噸寬幅波動。

3月,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煤礦安全生產檢查趨嚴、增產保供告一段落、陜蒙地區煤管票或重啟,煤炭供給勢必受到抑制。屆時,供需發生變化,將形成新的價格趨勢。

中短期需要密切關注的市場熱點

一是全國兩會即將召開,煤礦安全生產檢查將加強。密切關注晉陜蒙地區煤礦安全生產檢查方面的舉措,同時關注陜蒙地區煤管票是否重啟。

二是關注增產保供背景下,1—2月的煤炭產量增幅。數據顯示,1月,國內原煤產量同比增長31.7%,為2010年以來的最大增幅,2月原煤產量也存在超預期增長的可能。產量增長將推動煤價繼續下行,但運行區間應該在550—600元/噸。

三是關注進口量變化。煤炭進口通關集中在春節前后。數據顯示,1月,我國從印尼進口煤炭1886.53萬噸,同比增長39.34%,環比增長12.53%,創2017年以來的新高。進口量的大幅增加和進口價格的低廉也將推動煤價向合理區間運行。

四是關注增產保供穩價倡議何時終止。這一倡議預期在3月底4月中旬終止,也就是在煤炭市場供需實現新的平衡后退出。煤炭產量預計于4月恢復正常。屆時,煤價逐步企穩。

五是關注3月長協價格的調整幅度。3月的年度長協價格預期下調,在590—600元/噸,月度長協價格下調幅度可能更大,大型煤企估計會下調60元/噸。

六是關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的舉措。如2月24日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煤安局下發《關于做好2021年全省煤礦安全工作的通知》。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的啟動將影響煤炭生產供給,進而影響價格走勢。

總的來說,現貨端應掌握利用動力煤期貨和期權工具進行價格風險管理的技能,在穩定市場的同時實現有效的銷售價格管理;需求端更要學會和掌握利用動力煤期貨和期權工具進行采購價格管理的技能,提升采購能力和水平。

動力煤價格進入藍色區間后,增產舉措可能會逐步退出,而伴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回暖,需求也將增長,進而出現一段時間內一定幅度內的寬幅波動,但期現嚴重背離格局將徹底改善,特別是在基差由369.5元/噸回落至-31.3元/噸后,負基差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所有市場參與者均應把握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