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絞吸船“天鯤號”今下水
2017-11-03 10:46:59
隨著參與南海島礁吹填的中國自航絞吸船“天鯨號”的造島實力讓世人驚嘆后,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造島神器天鯤號”今日(11月3日)也揭開面紗。位于江蘇的上海振華重工啟東造船廠,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正在作下水前的最后準備。天津航道局(簡稱“天航局”)方面表示,“天鯤號”的成功下水,標志著中國疏浚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相關技術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據“天航局”提供的數據數據,“天鯤號”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功率6,600千瓦。根據地質條件,配置通用、黏土、挖巖及重型挖巖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
據了解,“天鯤號”定位為全電力驅動、雙定位系統、全球無限航區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裝備了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最大功率的輸送系統和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泥泵輸送功率達到17,000千瓦,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且遠程輸送能力15,000米,為世界之最。可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將極大提高作業效率,適用于沿海及深遠海港口航道疏浚及圍海造地。
此外,“天鯤號”環保要求高、設計人性化,相關節能技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并可保證船員居住生活的舒適和設備的安全運轉。
與大名鼎鼎的“天鯨號”相比,“天鯤號”的自主化程度大大提高,曾經參與“天鯨號”建造的“天航局”監造組副組長馮長華說,“天鯨號”的很多設備比如鋼樁臺車系統都是進口的,而“天鯤號”挖泥專用設備等都已經實現國產化,進口設備量大幅減少。“最重要的,‘天鯤號’的設計是完全自主的,這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這反映了一個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
作為國家工信部重點項目的“天鯤號”絞吸船,由“天航局”牽頭聯合中國船舶工業第七O八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廣州文沖船廠、招商局重工等參研單位,歷時5年,完成全部研發任務。據悉,該船下一步將進入舾裝和設備、系統調試試驗階段,預計明年6月投入施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