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財長會:避免競爭性貶值
2016-02-29 11:51:49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月27日在上海閉幕,并在會后發佈公報,意料之中未有“新廣場協議”出臺。近期金融市場過度波動,公報重申要避免競爭性貶值,同意就外匯市場進行密切討論溝通,并需要采取更多行動,以實現提振全球增長的共同目標。
這是中國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后主辦的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此前,有西方專家憧景是次會議能夠效仿上世紀80年代美、日等國的做法,簽署“新廣場協議”,協同干預匯率,支撐人民幣,遏制“貨幣戰”。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2月27日透露,今次會議沒有討論“新廣場協議”,亦不存在簽署“新廣場協議”的條件。
會后發布的聯合公報指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加大,外界對全球經濟前景進一步向下修正風險的擔憂亦在增加,惟近期市場波動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預計多數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將繼續溫和擴張,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將保持強勁,但G20同意需要採取更多行動,以實現提振全球增長的共同目標。
公報共計11條,在攜手維護金融穩定方面,頗多筆墨。如今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態勢加劇,有機構擔憂“貨幣戰爭”或一觸即發,對此,公報指出,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G20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公報還重申了此前的匯率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來盯住匯率。
穩定、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對于促進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以及金融穩定至關重要,公報認為,資本流動是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特徵,鑒于當前全球經濟的形勢,G20將更好地監測資本流動,包括更加及時地識別風險,總結并適時審議政策工具和框架,以應對大規模資本流動帶來的挑戰。
公報亦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并稱G20將仔細制定、清晰溝通在宏觀經濟和結構性改革方面的政策行為,以減少政策的不確定性,減少負面溢出效應,并增加透明度。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本次會議在財金領域為G20杭州峰會進行必要的準備,中方愿與G20各方一起,為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做出貢獻。他強調,深化結構性改革是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中長期挑戰的根本手段,核心是矯正各種扭曲,改善資源配置,“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目前看改革總的效果是好的,經濟結構不斷得到優化。”
央行行長周小川則指出,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不可或缺,中國作為G20主席推動重啟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G20可通過重點討論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國際主權債務重組體系和債務可持續性、跨境資本流動、全球金融安全網、提高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等議題,共同塑造更加平穩有序的國際貨幣金融環境。他還建議,G20應繼續推動全球金融部門改革。
按照2016年G20財金渠道工作計劃,今年第二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將于4月14日至15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