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十三五”產值有望破千億
2015-11-17 11:38:48
“十三五”期間,機器人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日前從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處獲悉,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這一產業發展規劃將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簡稱路線圖)一起,構成未來十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
路線圖顯示,隨著工業機器人開始在工業領域被大量應用,以及各類服務型智能機器人開始進入養老、醫療、康復、安防等市場,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機器人產業體系。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50%,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50%,產品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8萬小時;服務型智能機器人在養老、康復、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始實現批量生產和應用。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等權威機構研究顯示,到2015年末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達40萬臺。如果能順利實現上述規劃目標,未來五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將新增40萬臺,未來十年將新增140萬臺,整個機器人產業將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巨大發展。此外,根據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將培養出2到3家年產萬臺以上、產值規模超過百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出5到8個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到2025年,實現1到2家企業進入世界機器人市場前五名。
業內認為,“十三五”期間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給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配合相應的產業政策,將有助于上述產業規劃制定的目標順利實現。事實上,根據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部署,“十三五”期間,除了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外,相關政府機構還將出臺一系列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對相關企業和項目進行獎勵和稅收優惠;對各類機器人產業化項目給予包括金融、財政等領域的支持;建立國家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開展機器人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產值預計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