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十三五”將弱化GDP增長

2015-10-28 11:40:48    來源:協會秘書處



“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出臺在即。如今,五年規劃不僅是中國國家治理的手段,也是評價國家治理績效的依據,折射出新的治國理念。與上一個五年規劃相比,“十三五”中國將弱化GDP增長的規劃,進一步增加科技創新、資源環境、民生改善方面的約束性指標,推進實施“教育強國”、“綠色發展”、“健康中國”等新戰略,來實現以人為本的全面科學發展。
在新的五年規劃中,弱化經濟增長規劃已成共識。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中國的五年規劃已從過去的促進增長變成了約束甚至管理增長。增長不是唯一目標,增加一些約束性內容和要求是為更加長期、更加協調、更加全面的增長。
早前國家發改委與多家智囊機構均提出,“十三五”制定“7%左右”的GDP增長預期目標,比較適宜,而6.5%是實現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底線。而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有關“中國經濟無需固守7%,6.9%已是來之不易”的表態,則顯示7%將不再是“十三五”死守的底線。
專家指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將明顯下一臺階,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任務是提質增效、健康可持續發展,淡化GDP增長的規劃已是必然。
從指標設計看,“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從過去的經濟指標為主轉向公共服務指標為主,反映了政府職能的重心從經濟領域逐步轉向公共服務領域。
胡鞍鋼認為,“十三五”可以比“十二五”進一步減少經濟指標,可只設置國內生產總值(GDP)、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兩個預期性指標,來衡量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非經濟指針比重則超過九成,并大大增加約束性指標,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責。
從未來五年的發展形勢看,中國面臨著科技創新、資源環境、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短板”待補,小微經濟體(亦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體)運營水平不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資源環境約束取代資本技術約束,上升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瓶頸,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基本保險、基本住房、基本教育等存在很大差距。為補“短板”,專家預計,“十三五”規劃中,有關科技創新、資源環境、民生改善等方面約束性指標將進一步增加,與之相對應的,國家將優先推動“教育強國”、“綠色發展”、“健康中國”的新戰略。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