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流動性亟待“調結構”

2013-09-18 12:34:19    來源:蘭瑞環球


近期的貨幣市場似乎有些反常:一方面,央行連續開展逆回購操作,不斷釋放流動性;另一方面,9月2日至6日,公開市場卻實現3個月來的首次單周資金凈回籠。隨著中秋、國慶兩節臨近,銀行體系資金需求大增,很可能還會造成流動性趨緊。

那么,當前流動性究竟是多還是少?交易數據顯示,9月5日銀行間同業拆借隔夜利率為2.8%,7天、14天期利率分別為3.47%、3.73%。同6月下旬一度超過10%相比,資金價格已經大幅度回落,同5月初的利率水平大體相當。這表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趨于合理適度。

從貨幣供應量看,7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68.78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為105.24萬億元,今年前7個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96萬億元。同上半年經濟增速相比,當前貨幣總量仍超過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也就是說,當前流動性總量并不短缺。

從資金投向來看,流動性呈現結構性失衡。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幅為12.7%,比全部企業貸款增速高1.5個百分點,低于各項貸款增速1.5個百分點。而去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幅達16.6%,比全部企業貸款增速高3.3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6個百分點。這說明,流入小微企業的資金規模有所縮減。

但在房地產信貸方面,6月末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達1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增速比上季度末高1.7個百分點;上半年房地產新增貸款為1.3萬億元,同比多增7326億元,增量占到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1%。房地產行業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使得資金趨之若鶩,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對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資金"擠出"效應。

近幾年來,我國流動性出現過多次不同程度的波動,但總體來看,并不是總量的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這從迅猛發展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可見一斑。央行數據顯示,2010年6月至今年6月,金融機構同業資產余額年均增長32.7%,比同期貸款余額年均增速快了17.6%;同業往來的負債余額年均增長24.4%,比同期存款余額年均增長快了10%。

目前,同業業務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管理流動性、整合有效資源、增加收益的一個重要渠道。但也要看到,有些金融機構借助同業業務來轉移表內的貸款,做大表內存款,以應對存貸比的考核要求,加劇了特定時點信貸市場的波動,導致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失衡和劇烈波動。

流動性結構失衡,不僅削弱了金融對小微企業、"三農"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還導致資金面呈現高度緊繃的狀況。5月下旬以來,受貸款增長較快、企業所得稅集中清繳、端午節假期現金需求、外匯市場變化、補繳法定準備金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貨幣市場利率接連創下新高,一度超過10%。事實證明,由于商業銀行"短借長貸",導致資金嚴重錯配,個別領域出現了短期流動性缺口。

在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流動性也需要"調結構"。當前,既要采取優化業務計劃配置及深化資產負債管理、預算管理和資本管理等綜合措施,推動存貸款業務整體協調發展,又要貫徹落實信貸調控要求,合理把握貸款總量及投放節奏,按計劃平穩投放貸款,將貸款增速控制在適當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金融機構要統籌兼顧流動性與盈利性等經營目標,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謹慎控制信貸等資產擴張偏快可能導致的流動性風險,大力調整優化信貸結構,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