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7個月,央行重啟央票
2013-05-09 11:08:10 來源:蘭瑞環球
在央行公開市場失蹤了近17個月的央票將重新現身。央行5月8日發布消息稱,將于5月9日重啟央票發行,這意味著央行將以更有效的方式收緊市場流動性,對沖外匯占款持續增長的影響。根據公告,今年首期央票的發行規模達100億元,期限為3月期。在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資本大舉入境的隱憂下,央行通過重啟央票向市場傳達出收縮流動性的明確意圖。上期央票發行要回溯至2011年12月27日,當日央行發行了40億元的1年期央票,參考收益率3.4875%;最后一次3月期央票發行日為2011年12月22日,發行量10億元,參考收益率3.1618%。此后,中國貿易順差維持低位,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令外匯占款規模不斷萎縮,央行一直以正、逆回購交替的方式來靈活調節流動性。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出現回暖、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刺激,資本持續流入國內,自去年12月以來,外匯占款已連續4個月實現增長,總規模約達人民幣1.3萬億元。持續增長的外匯占款不僅令市場流動性攀升,更引發監管層關注,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抑制"熱錢"流入;央行重啟央票也被認為是央行要加大流動性回收力度。相較正回購,央票對鎖定流動性的效果更好。央票重啟詢量反映出央行對外匯占款的整體判斷可能發生了變化,之前央行可能認為外匯占款的增長是短期的,但現在看來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因此需要重啟央票來對沖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