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霧霾下,多個行業“很受傷”
2013-03-01 11:28:35 來源:蘭瑞環球
持續的十面"霾"伏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2月28日,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月中東部地區多霧霾天氣,部分地區日照不足,伴隨低溫,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受到較大影響。同時物流、港口運輸、旅游業等多個行業都受到了霧霾天氣的"牽連"。據統計,2月以來,全國霧霾平均日數為2.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0.7天,而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霧霾日數普遍在3天以上,江蘇大部、河南中西部、山西西南部等地甚至超過了10天。"這樣頻繁的霧霾天氣導致華北東南部等地區日照時數不足120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造成小麥、油菜、蔬菜生長緩慢,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受到了較大影響。"陳振林稱。此外,由于交通和能見度受到影響,直接導致旅游景區的客流以及與此相關的購物、客運等整個產業鏈都受到了損失。低能見度天氣還為港口、陸地物流運輸增加了難度。數據顯示,在霧霾"籠罩"下,今年1月,全國內河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2169萬噸,同比降0.6%。分析認為,雖然霧霾天氣對環保行業而言是利好消息,但霧霾天氣將對我國整個交通系統造成非常大的沖擊,物流行業的運送效率會有所下降,零售業的貨物供給能力將受到挑戰,各行各業經濟效益受到霧霾天氣的負面影響會陸續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