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拋出工業園區10年6萬億計劃
2012-08-08 11:21:54 來源:蘭瑞環球
重慶市現在工業園區(開發區)年工業銷售產值為1萬億元,該市計劃在未來10年將園區工業產值提升至6萬億元。重慶市副市長童小平8月6日在該市"工業園區十周年總結表彰暨2012年工作會"上說,過去十年,工業園區對重慶的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目前重慶市已經有427平方公里工業園區,其中有306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在建或已建成,但園區內的工業企業仍處于工業企業未投產前的階段。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8月6日稱,該市計劃到2022年,為工業園區新整治土地600平方公里。他沒有進一步說明這些新整治土地將于何時"投產"。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為這6萬億元設計了一個任務分解指標,首先是電子工業1萬億元,筆記本電腦整機達到1億臺出貨量時,有3000億至4000億元產值,零部件廠商的產值與此相當,另有3000萬臺打印機及其他IT產品,云計算及相關產品支撐3000多億元。另幾項指標分解分別由汽車、化工、裝備制造、能源產業及服務業等承擔。在空間布局上,這6萬億分別由兩江新區、西部新城、江南走廊三個萬億工業板塊引領,另由25個年產值上千億元的工業園區支撐(合2.5萬億元),其余5000億元任務,由其他工業園區承擔。不過,在上述藍圖中,兩江新區才設立2年,尚在起步階段;西部新城因由幾個區的局部區域構成,目前仍未見雛形;而江南工業走廊還處于構思階段。上述工業發展規劃,與該市此前公布的工業布局及目標,差異不大。重慶市在2008年借全球金融危機中筆記本電腦逆勢增長的機會,用3年時間在該市快速布局了1.2億臺筆記本電腦產能,這令外界對重慶整合全球產業資源的能力刮目相看。8月6日黃奇帆就未來該市的產業突破口做了一些展望,他說,重慶的能源產業計劃在2015年前達到1000億元,不過如果把握好頁巖氣開發這一歷史性機遇,有可能將其產值做到3000億~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