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調、聯動降息和中國通脹
2012-07-12 10:13:10 來源:蘭瑞環球
拜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所賜,國內成品油價也于7月11日再度下調,這預示著由高油價帶來的高通脹壓力,暫時能夠得以紓緩。不像上半年,油價接連幾次上調,導致CPI數據連續出現反彈,而新近發布的6月份CPI已經跌至2.2%,創出29個月新低。這是目前"看起來"的經濟現實情況。
不過,眼下通脹形勢雖然不再如上半年那般嚴峻,但并不意味著通脹反彈風險就此消失。就油價而言,此次下調主要與國際環境密切相關。
近段時間,由于歐洲、澳洲和金磚國家央行在聯動降息,中國央行更是一月內兩次降息,全球貨幣再寬松趨勢明顯,而唯獨美聯儲沒有再放貨幣之水,故而美元近期走出了一波強勢上漲周期,加之全球經濟低迷,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整體下跌趨勢。
但這一過程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二次寬松之際,全球流動性泛濫格局會更為嚴重,屆時,由流動性推升的資產泡沫會沉渣泛起。油價重回百元以上隨時可期,國內油價也會重回之前高位。就此而言,并不能因為目前的油價下調、CPI急跌就斷言通脹沒了反彈可能。
必須明了,近三個月的CPI下跌,并不代表真實物價不高:一來去年通脹基數很高,如今的2%到3%的漲幅,帶來的物價水準依然嚴重影響民生;二來CPI結構嚴重畸形,食品價格比重過高,也不足以衡量真實的物價漲跌。保證民眾幸福感、生活質量的提升,尚需在穩增長的同時,確保真實物價的穩中有降。
實際上,由于房價近期的反彈趨勢,由租金上漲帶來的服務業成本上漲顯著。以餐飲業這一關乎民生幸福程度的行業為例,高房價帶來的高租金,早已經讓餐飲業處于微利的狀態。
據上海餐飲行業協會統計,目前行業僅有一成左右的餐飲企業盈利,六成左右處于盈虧平衡,近三成處于虧損狀態。實際上,隨著今年餐飲企業單店營收繼續下滑,預計虧損企業比重將進一步加大。其他多數行業也類似。"貨幣超發-資產泡沫-高租金高成本-惡性通脹-打垮實業"的邏輯鏈條已經一目了然。
故而,目前以降息為核心的中國貨幣政策再寬松,如果進一步刺激了房價泡沫的野蠻膨脹,那么接下來通脹反彈、實業凋敝趨勢會更為嚴重。降息以"穩增長"之后,讓中國經濟重回了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泡沫的老路子上,這絕非本輪宏觀調控所期望的最后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