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藍皮書:去年底已抹平危機經濟損失
2012-05-22 12:46:44 來源: 蘭瑞環球
雖然歐債危機形勢仍不樂觀,但德國作為歐洲引擎的地位卻始終穩固。5月21日,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12)》出爐,報告指出,危機后德國經濟迅速復蘇,表現亮眼。德國經濟受益于前幾屆聯邦政府的經濟結構改革、及時整肅財政、出口復蘇、國際資本流入和內需增長。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這場金融危機在2008年四季度開始顯著地影響到世界各國的實體經濟。由于金融部門遭受嚴重打擊,銀行流動性不足,金融危機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引起嚴重經濟衰退,德國當然不能幸免。與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德國經濟更加依賴于出口,2008年德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7.2%,德國因此遭受的打擊尤其慘重。2009年德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下降4.7%,這是德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出口下降了14.3%,統計失業人數增加了16.4萬人,失業率從7.8%上升至8.2%。德國藍皮書指出,金融危機全面爆發至今已經超過三年,當初最樂觀的經濟預測機構都未能料到德國經濟不但很快從經濟危機中恢復,而且各項重要經濟指標都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根據德國總體經濟評估專家委員會的數據,2010年年中德國經濟就已經達到2006-2007年底前的最高水平,到2011年底德國就已完全消除此次經濟危機為德國生產帶來的損失。德國藍皮書認為,面對歐債危機,2010-2011年德國經濟在歐元區內堪稱一枝獨秀,其積極因素包括出口強勢、財政穩健、改革得力、兩德趨同等,深層次的原因是黑黃聯合政府的經濟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而施羅德政府時期啟動的社會保障改革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