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氣候大會決議艱難降生
2011-12-12 12:48:27 來源:蘭瑞環球
德班氣候大會各國代表經過數十小時最后"加時沖刺",到12月11日清晨,4份決議艱難降生。它們分別涉及《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長期合作行動計劃、綠色氣候基金和2020年后減排的安排。這標志著,德班氣候大會幾經轉折后交出了一份積極的答卷,回應了國際社會關于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新期待。大會通過的4份決議,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的兩個根本訴求: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進一步減排;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大會要求《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主要由發達國家構成)從2013年起執行第二承諾期,并在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的量化減排承諾。對于綠色氣候基金,大會確定基金為《公約》框架下金融機制的操作實體,成立基金董事會,并要求董事會盡快使基金可操作化。同時,大會也照顧到歐盟的主張,即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后減排溫室氣體的具體安排。大會主席、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部長馬沙巴內坦言,這些決議"并不完美",但它們是"里程碑式"的。參加德班大會的發達國家中,美國和日本、加拿大等不僅拒不考慮第二承諾期的減排指標,對《議定書》本身也持消極態度,美國甚至不是《議定書》締約方。與美國相比,歐盟的表現相對積極,表示愿意參與第二承諾期。然而,歐盟卻附加了一個本來不在議程中的條件--要求大會敲定一個"路線圖",即在2015年制定"涵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具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框架",并2020年后生效。大會期間,歐盟不厭其煩地宣傳這一主張。人們耳邊充斥著"路線圖",似乎這成了大會的主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