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熱監管不給力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
2011-10-11 10:04:43 來源:亞太博宇
近日,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現在一些非正規的名牌商品正在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平臺公開售賣。那些在正規專賣店賣幾千元的商品,網購僅需幾百元甚至幾十元就能到手。近年來,互聯網的興起,中國人很快又迷上了網購,網購熱隨即走紅。普遍消費者眼中,網購省時、省心、省力、省錢。網購在中國的走紅,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一些益處,然而,由于監管不給力,網購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網購的負面報道不時見諸報端,而交款無貨、難以退款、貨不對板、個人隱私信息被泄露等問題,在困擾消費者的同時,也開始暴露出電子商務行業的短板:贏利模式不清晰、從業人員不規范,以及融資背后的脆弱資金鏈。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傷害莫過于合法權益受損。網購能帶給人們價格低廉的商品,這種交易方式已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歡迎,目前,我國境內的網店總量持續上升。然而,這種虛無縹緲的交易形式存在的監管漏洞,使越來越多的人在利益的驅使下陷入了"漩渦"。由于沒有相應的監管體系,很多網店不需要辦理手續便能成立,所以沒有相對的法規文件對其依法處罰,使其任意發展。當網上創業成為時尚時,就要保證網絡交易安全可靠,而不是任其自然生長。分析認為,網店有別于傳統的商場,應該加強立法,并賦予工商部門相應的執法職權,以有效打擊網絡詐騙,維護網絡的安全和秩序。然而,當前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監管令人憂慮,我國網購熱的同時,網絡購物市場的監管體系并沒有在我國形成,對網絡假貨也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已成為網上交易發展的最大隱患。由于監管上的不給力,消費者在權益受損時,想要維權,真是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