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應當回歸理性增長與科學分配
2011-09-15 09:07:35 來源:亞太博宇
財政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64880.09億元,同比增長28.3%;非稅收入9406.2億元,同比增長51.8%,主要是按有關規定將原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按照國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如果政府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續增長,那么,就會產生三種可能,一是擠壓居民收入,二是擠壓企業積累,三是對兩者形成共同擠壓。同時由于財政收入的過快增長,財力的過度充裕,還推動了政府機構的不斷膨脹,行政效率的不斷下降,不規范行政行為的不斷增多,從而,對企業和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產生干擾和影響,導致社會矛盾增多,社會摩擦加大,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正是由于財政收入的過快增長,擠壓了居民收入和企業積累,也直接導致居民應對通貨膨脹、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等能力的下降。這也是金融危機以來,政府出臺的各種刺激消費、刺激投資的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讓消費拉動中國經濟,就必須改善和優化目前的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增強企業的積累能力。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控制財政收入的增長,讓財政收入的增長回歸理性,讓財政收入的增長不要脫離經濟發展規律。同時,要提高財政收入分配的公共性、使用的公眾性,使財政收入在分配和使用中能夠更好地修補各種社會短板、償還各種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欠賬,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收入二次、三次分配的科學性、公正性、公平性,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