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企濫用貿易優勢,鐵礦進口饑不擇食
2011-08-22 11:12:51 來源:亞太博宇
在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仍強勁,但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不只是新興鐵礦石供應國家的質量差,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礦石也存在質量不合格的情況。"有事實表明,讓中國鋼企和貿易商感到頭疼的除了高礦價以外,還有高達兩至四成的鐵礦石不合格率。隨著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的增長,礦石質量問題也接踵而至。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黃島港進口鐵礦石4511萬噸,共計1482批次。其中,檢出不合格鐵礦石669批,重884萬噸,重量占到該港進口量的近20%。而就在7月末,黃島檢驗檢疫局就曾截獲一批摻雜質的羅馬尼亞鐵礦石,并按規定實施退運處理。如果進口鐵礦石質量不合格,比如鐵含量低于賣方的質保書及合同的相關規定,這將直接影響鋼鐵企業的利益,因為品位下降會造成燃料比、焦比升高,噸鐵渣量增加。礦石資源供應趨緊,加之缺乏穩定的礦石來源,許多國內相關生產企業多方采購,讓進口礦的礦種產地越來越復雜。進口礦頻現不合格的深層原因在于供求雙方的地位不對等,讓礦企濫用其優勢地位。但進口礦品質的下降問題,短期內無法根本解決,因為這有著深刻的市場背景,供求關系沒有改善就難以打破這種不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