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否認外儲是百姓血汗錢傷了人民
2011-07-28 11:20:41 來源:亞太博宇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在其網站發布《外匯儲備熱點問答(二)》,稱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并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愿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為保障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性,發揮在成熟投資市場大規模經營的比較優勢,外匯儲備經營堅持以自主經營為主。不論是將外匯儲備直接分給老百姓的建議,還是將外匯儲備直接用于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的建議,都涉及到外匯儲備是否可以無償分配使用的問題。外匯儲備不同于財政盈余資金,是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購匯形成,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對應著本幣負債。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后果。但至少外匯儲備也是用人民的血汗錢來抵押擔保的,最終還是百姓的血汗錢,還是要用百姓的血汗錢來償還債務的。外管局應該說"不是外國百姓的血汗錢"可能更合理一些,更能讓人在情理上予以接受。不管何種說辭,歪論如何高深、如何看似顛撲不破的真理,都欺騙不了百姓雪亮的眼睛。這個問題即使不是經濟學家的小老百姓也能看得懂: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可能出在豬身上;國家是百姓的,不是外管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