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經濟觀察:警惕牛奶行業“泡沫經濟陷阱”

2010-08-26 15:11:19    來源:新華社

高速發展往往會遇到泡沫經濟的陷阱。有關專家指出,我國奶業應充分考慮奶源基地、專業人才、消費群體和品牌經營等支撐要素,防止“泡沫”現象發生。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多數乳品企業不同程度地受到缺奶困擾,有的因奶源不足,生產線開工率長期在60%-70%之間徘徊。伊利集團原奶事業部經理郭順喜說:“沒有充足的奶源,資本、市場、品牌、工廠只能是個氣泡,這是奶業的特殊性。”

  據了解,以奶粉還原奶問題已成為乳業的不宣之秘。有的企業生產的超高溫滅菌奶和調味奶中,還原奶的摻入比例竟高達60%。這種現象不僅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危及著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旦“氣泡”被捅破,乳業將受到沉重打擊。為此,一些大型乳品企業視奶源為“奶業滅泡劑”。為夯實根基,伊利集團每年投入基地建設的資金不少于2億元,蒙牛乳業每年也將其銷售收入的近10%用在了基地建設上。

  不久前的2003年中國乳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有關人士指出,人才匱乏是乳業的第二個“氣泡”。采訪發現,在不少快速發展的乳品企業中,大批只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青年人做了企業的重要主管,這種不拘一格的用人機制當然值得提倡,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奶業缺人的尷尬。

  談到我國奶業,人們往往津津樂道發展空間之大:“中國人均占有不足1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近100公斤”等等,但很少有人關注牛奶消費、發展潛力以及新消費群體的培育問題。記者在呼和浩特市隨機調查發現,牛奶消費“兩極現象”明顯:形成習慣者年消費量上百公斤,沒有習慣者往往一口也不喝。由此看來,消費群體的培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改變飲食習慣、健康觀念的形成、居民收入的增長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市場能否快速做大。

  品牌炒作的“泡沫”,成為我國奶業令人憂慮的問題。品牌經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有的乳品企業直接把品牌廣告做到前頭,卻忽視了產品環節,這就出現了廣告做得很火的乳品卻在市場上買不到的奇怪現象。伊利液奶事業部北京市場總監靳彪認為,先做品牌后出產品的做法,在前幾年不乏成功之例,但那時的液態奶市場幾乎沒有競爭。現在情況不同了,如果再忽視產品層面的精耕細作,不僅浪費廣告資源,而且很難取得實際效果。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