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非公經濟倒“墻”之后還要砸“門”

2007-06-01 10:11:55    

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以來,全國已出臺相關法規、規章和文件200多件,修改或廢止“限非”的規章、文件6428件,與相關法律形成了多層次的法律保障體系。但非公經濟仍然遭遇四類不公平規定,雖然經過文件大清理,壟斷的“墻”倒了,但還有“玻璃門”……

非公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29日召開的全國工商聯九屆十次常委會會議透露,進入2007年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勢和政策環境越來越好,主要
經濟指標的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非公有制經濟依然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動力。

截至2007年3月底,全國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達504.4萬戶,從業人員為6663.4萬人,注冊資本總額為7.9萬億元,分別比2006年底增長了1.26%、1.17%和3.79%;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為2584.3萬戶,從業人員達到5112.5萬人,資金總額為6549.8億元,比去年底略有增長。

今年1-4月,城鎮中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固定投資總額達到12737億元,同比增長33.2%,高出全國增長率7.7個百分點,占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56.4%;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7%,高出全國增長率7.7個百分點;私營企業稅收總額達到1557.9億元,同比增長36.6%,占全國稅收總額的9.1%;個體戶稅收總額為535.1億元,同比增長53.7%。

第一季度,私營企業進出口總額為663億美元,同比增長44%,已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4.5%。

清理160多萬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修改廢止6000多件

一份資料顯示:非公經濟占我國GDP65%,成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一個現實凸顯:在市場準入、金融稅收等方面,非公經濟的發展,遭遇了現行法規、規章及各種文件的“不公待遇”。

一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一方面遭受不公待遇,這就是非公經濟曾經面臨的尷尬。可喜的是,隨著國務院2005年開始對“限非”
規定開展的大清理,這份尷尬正在淡出。

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共審核相關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160多萬件,修改廢止6428件。

非公經濟仍然遭遇四類不公平規定

2005年6月,商務部下發了《成品油批發企業經營管理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成品油批發,企業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擁有30座以上加油站。這立即引起了民營企業的強烈不滿:民營油企業大多資金較少。這一規定實質上是把絕大多數民營企業排斥在外。

此后,商務部于去年4月提出了一份新的征求意見稿,將設立成品油批發企業應有的加油站數量要求由30座降至10座。但很多民營企業仍認為這是一個“高門檻”。

2006年6月,黑龍江、河北、新疆三地的石油商會聯合7家民營油企上書商務部,呼吁撤銷“10座加油站”這一門檻,據他們統計,這一“門檻”將會把80%的民營油企排除在外。今年4月,正式文件采納民營企業界的意見,對擁有加油站的數量未作規定。雖然此例中民企意見最終得到采納,但現實中非公經濟遭受文件帶來的“不公待遇”并非個別現象。壟斷行業在市場準入上設置條款,阻礙非公經濟的進入,這是非公經濟遭受的最大不公平規定。除此之外,還有三類:
一是歧視性表述。比如有的規定特別強調,外資企業、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本省有關女職工勞動保護等等,言外之意就是這些企業沒有保護好婦女權益;

二是金融和稅收不平等。國有銀行和主要股份制銀行對非公經濟存在諸多限制,使其基本上與信貸無緣。在稅收優惠政策規定中,把非公經濟排除在外,民營企業員工的計稅工資標準政策也與外資不平等,與國有企業不平等;

三是政府管理與服務缺失。個別地方利用“紅頭文件”,強行要求非公有制企業提供贊助或接受有償服務的規定;有的甚至還規定限制人才、勞動力進入非公有制經濟等。

壟斷的“墻”倒了還有“玻璃門”

雖然,經過文件大清理,壟斷的“墻”倒了,但在有些行業,并不意味著真正進得去。對“限非”規定的清理,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并不“解渴”。許多文件表面上沒有直接涉及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條款,但實際上非公有制企業難以進入或者進入后生存困難。有人形象地稱為“玻璃門”現象:看著沒門,一往里走,就碰壁。舉例:進入石油勘探業的資產得多少億元;民辦學校的建筑面積得多少平方米;非公有制航空公司根本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支持,也無法在國內租賃到國產飛機;郵政更典型,凡250克以下的信函都歸國家郵政局壟斷。

國務院法制辦有關人員也承認,除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外,拆除“玻璃門”的工作還很艱巨:

一是上位法的修訂。目前我國部分上位法修訂緩慢,直接影響了依照該上位法制定的一些政策性文件,導致在本次清理中工作難以處理。如在石油等領域的市場準入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完善的準入制度,影響了民營企業進入相關領域;

二是配套政策的清理。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已經開始進入到民航、軍工領域,但政府主要部門對市場主體管理的方式和內容沒有相應調整,致使企業經營自主權受到嚴重影響。政府部門在某些政策制定、資金分配等方面,缺乏應有的透明度,相當部分企業無從獲得相關信息;

三是金融體制的改革。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金融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不能適應中小民營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要。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醫療領域,無法從銀行和資本市場獲得資金支持。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